见信好!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对信息有些贪婪的习惯,就是在收听有声书或观看视频,甚至是在看电影时,我会选择1.25或1.5倍速进行摄取,一个类比,这就像是"吃信息快餐"。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内容的确节奏很慢,特别是非虚构类的学习视频。我以前已经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能够接受高速的语音,就像习惯了开快车,就不太能接受坐马车了。而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时间的有限。每天能够使用的时间就这么多,以往看电影并不是多么奢侈的事,而现在作为打工人并为人父母,仿佛一晚上看完一部电影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对于一些特别精彩或者是非常值得的电影,通常是虚构类的作品,我会愿意放下心来,用导演安排的速度去与他们同步。比如宫崎骏的电影,或者是像前段时间看完的《Past Lives》。
你呢?会用高倍速的方式看电影么?
今天我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设计一个健康的家》
《The Happy Design Toolkit: Architecture for Better Mental Well-being》
读书笔记:《Mid-Century Design》
2023年Newsletter年度回顾
思维与混沌
474 / 读书:《我们仨》,古驿道上都是离情
《设计一个健康的家》
刚刚开始阅读这本《设计一个健康的家》,里面列举了一百条居家设计的原则。我虽然不是家居设计师,但发现很多原则其实是在大的设计领域里互通的。我目前读的几页最大的收获是关于自然与设计的关系,其中具体到三条:第一,在设计中使用自然界的材质;第二,使用材质时使用其自然的特性;第三,在设计中融入自然的隐喻。非常受用。
《The Happy Design Toolkit: Architecture for Better Mental Well-being》
打算圣诞假期认真收拾一下家,包括自己的工作环境,所以借了这本书《The Happy Design Toolkit: Architecture for Better Mental Well-being》,还算不错。书的主题从名字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用建筑设计来提升人的心理健康。
这本书里没有太多的大原则,更多是一些具体的、可以参考的技巧。就我的感觉,还真有点中国人风水观里倡导的那些思想,比如融入自然元素,顺应一些自然趋势,等等。
这本书里有很多是关于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我更关心一些关于居家的设计。还是学到了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厨房窗台上放上可以栽种的小植物,或者是使用坠式的植物。另外,在办公环境进行区域划分,包括其推荐的一些灯具和家具搭配,也还挺不错。
圣诞假期之后动起来,现在居家办公时间那么长,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还是要把环境弄得舒服一点。
不过我发现最大挑战就是:有了小孩,你再怎么努力,家里也都不可能是简洁的 🤣
读书笔记:《Mid-Century Design》
我现在经常会借阅这一类类似清单总结式的书籍,主要是因为这种非线性的书籍也不需要顺序阅读,挑选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部分阅读,一样可以获得很大的收获。
这本书是关于上个世纪中叶的代表性设计,主要集中在家居、工具、电器设备等领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Vespa摩托车、派通椅和灯具等等。很多那个时代的设计产品一直延续到现在,生命力几乎是七八十年,非常令人惊叹。一些设计源自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甚至在二战之前,当时因为战争造成钢铁材料的稀缺,也让设计师更多去探索如何使用塑料作为主要的产品材料。而当时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想象也通过这些设计被定义。有的产品直到现在看起来还非常超前,比如蛋椅,这把椅子至今仍然是非常前卫的象征。
我觉得最新奇的,是索尼研制的移动式电视和移动式收音机(1950年代)!如果现在我们都觉得这种产品很前卫,可以想象在七八十年前它们刚诞生的时候造成的震动会是什么样的。另外一个感受:在人工智能兴起的时代,人们应该拓展自己的广度知识,所以哪怕就是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这些产品的风格、名称、样式、设计师的大概信息,其实也有助于让自己更能利用AI帮助自己进行工作,前提是你已经了解了这些流派风格和代表性的作品。
2023年Newsletter年度回顾
简短回顾一下我在2023年写Newsletter的感受。今年我将Newsletter平台从之前的Twitter平台迁移到Substack,并开始用中文和英文写作。中文简报共发布了35篇,英文31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和5–6个具体的分享内容,还算有些信息量。 借助ChatGPT,我实现了中英文内容的高效同步。我还创建了一个系统,通过Notion和一个数据库来管理内容。这使得每周我只需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两个版本Newsletter的编辑与发布。 这一年,我最自豪的是建立了这个管理系统,它让我能够持续且高效地输出内容。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单期内容,但能够保持每周的连贯输出是一个亮点。 我的新闻简报2023年的总结就是:AI工具和Notion、Substack平台的结合,让我能够灵活高效地构建和分享我的内容。
以后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这个Newsletter系统的具体细节。
下面是我的Newsletter链接(中文和英文的),记得订阅哦:)
- 中文
- English
思维与混沌
忽然有个想法:人类的思维就是一团混沌而柔软的生物,像章鱼一样。问题,就像章鱼的触手,通过提问和回答,能够探索未知,将混沌的无形形状,慢慢变得有形而具体。最终,通过确定的文字,将思想进行记录。
474 / 读书:《我们仨》,古驿道上都是离情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一本关于他们家庭几十年历史的回忆录。主角就是杨绛一家三口:钱钟书、杨绛和女儿钱媛。这个故事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其开始的第一章,三人的生死离别,用一个漫长梦境的形式来讲述,情绪充满了感染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命运是一座巨大的车轮,我们在车轮下面寻找那些细微的小草和发亮的石子,其实更有价值。
命运的车轮和历史的趋势,巨大而浩瀚无边,个人在历史的长河里,很难做出真正自己喜爱的决策。钱钟书的一生兴趣是在于外国文学,但当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工作分配安排的原因,他只能从事中文古籍编辑工作。我们普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工作、兴趣、志向和世界的趋势,如果有幸能够交集到一起,那么真的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事。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于奥克兰
狗熊来信
你好,我是大狗熊,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导师、获奖双语播客主播、高效阅读践行者,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狗熊来信》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涵盖好书解析、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完全免费!
请订阅这个邮件,与 3200+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推荐 Goodies
📕 《高效阅读》:一本帮助你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的书,当当新书榜推荐。
📝 高效阅读在线课程:帮助你掌握一年阅读 100 本优质的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1200+ 用户好评。
🎓 Bear Academy:我制作的教程。除了上面的高效阅读课程之外,还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的入门课程(全英文)。
💌 Bear Academy Newsletter:我的英文Newsletter,分享海外设计、职场的经验、技巧与工具,免费订阅。
关于 About
💼 我的职业:Product Designer at Xero
🌃 我的副业:Design Mentor at Springboard and CareerFoundry / Founder at Bear Academy
🎤 我的爱好:Podcast host at Award-winning podcast BearTalk
联系 Contact
Beartalking.com - 我的博客,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https://twitter.com/bearbig](https://twitter.com/bearbig) -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bear@beartalking.com - 通过邮件联系
LinkedIn.com/in/bearliu -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
Hi 狗熊,
謝謝你的每一次分享,每次看完都意猶未盡。
希望也能看到你分享如何善用 Notion、AI 工具等製作電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