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来信41:你看到的“相”,可能还只是虚妄
见信好!
最近AI图像与视频技术又有了些新的突破,借助新的工具和技术,AI生成的内容在拟真度上越来越接近真实图像,越来越难以分辨真假。当真实的内容,与虚拟的图像,它们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时,我们该怎么定义真实?
我忽然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在社交媒体发了一张照片,是他们的公司团建,老板请大家吃饭,照片就是餐桌上拍的。照片上感觉大家都有说有笑,就老板一个人低着头在玩手机,也没有笑容。我看到后就随手留言说:"这个老板感觉很不投入啊,还在低头刷手机!"他回留言说:"没有,老板在用手机帮我们选音乐呢。大家玩得很开心啦!"
我看到的照片上的信息,只是真实情况的一个截面,并不是真正的"真实"。哪怕这是实际拍摄的照片。分享这个故事,也是提醒自己,看到某些事情时,先不要轻易下判断,做评论。可能我看到的,离真相,其实还很远。
今天我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对微信使用的反思
土耳其境内的地下城市
团建中的公开演讲体验
关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与管理风格的思考
Man cave不如家庭房车
为什么我选择了Dall-E 3而不是Mid-Journey来进行AI图像创作
对微信使用的反思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个帖子,叫"再见微信",宣布我之后不再在微信发各种内容。想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有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整个互联网上所有的内容中,中文信息占比是1.4%,也就意味着整个互联网上所有的内容,你所阅读的内容,可以查阅到的文献,中文连2%都占不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的审查,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封闭。 根据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最早创立信息论的时候的一个观点,信息只有当你没有的时候,才有它的价值。如果是重复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就像你说我昨天吃了一碗饭,对方也说我昨天吃了一碗饭,你们俩之间没有什么新的信息产生。而微信的管制和封闭,更是会放大这种趋同。于是好像所有人都岁月静好,其实不是因为没有事情发生,只是你看不到,也发不出。
这是我不喜欢微信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说微信产品做的不好,从软件产品的角度来说,微信是一个很牛逼的产品,但这不是我想要使用它的原因,它的牛逼跟我没关系。
土耳其境内的地下城市
看了《锵锵行天下》第一季关于土耳其境内的地下城市部分,非常震撼。全盛时期,它容纳十万人在地下躲避战乱,并且这些人可以在地下生活长达六个月而不出门,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切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因此,科幻游戏小说《地铁2033》中描述的情节—-人类在核战之后移居到地下—-其实在历史上因为战乱的原因早就出现过了,而且还是以超大规模的形式。
团建中的公开演讲体验
公司团建有一个环节是现场演讲。我现在虽然语言自己跟其他同事相比还差得太远,但心理上并不犯怵。而同组的一位程序员高大壮实,但说话时紧张得要死。途中有两次直接说我做不了这个,大家鼓掌给他鼓励,才算顺利讲完了。 之后我特意在旁边没有人的时候,专门去他旁边说:"老兄,你讲得很不错。我也是内向型人,完全能理解。这没什么,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他就觉得很开心。 接下来我说了一句话,基本就前功尽弃:"你是不是也是因为英语不是母语,才觉得公开讲话比较难啊?" 他说:"没,我是英国人,在伦敦长大的。" ……
So close…🤦
关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与管理风格的思考
关于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与管理风格的思考
前段时间在一次开会时,老板流露出他比较注重现在的项目在设计流程中的完成情况,甚至监控着每个项目花的时间。让我觉得老板喜欢微管理的风格,而且比较注重完成工作的速度。感觉很像一个PM而不像一个设计经理。但后面和他聊了一下另外一件事情,我发现情况不是这样。
去年的时候,团队有另外的设计主管和产品经理合作,但当时的设计团队是那种精英专家主义。就是我们要做的一定要做到最极致最到位。但这个产品组是一个类似初创企业的风格,本身也刚刚投入市场不到两年的时间。然后需要尽快抢占市场,所以速度要比设计上的成熟度更重要。从商业上的考量来说要更重要。但当时两个团队之间因为这种理念上的摩擦,实际上关系是很不健康的。而最终设计主管也离开了。
所以老板目前的策略是让设计不成为产品发展的阻碍,而是提供充分的支持,并在关键的问题上做好把关。
现在做出这样的配合我理解了,因为不管你的设计做得再好。最终如果不能为商业提供支持和帮助,那么不能够被最终推向市场,变成产品里面的功能的话,一切都是白搭。现代产品设计是一个团队活动,而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
Man cave不如家庭房车
我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有个自己的man cave,也就是个人的工作室,比如是一个独立的小屋,或者是一个车库改造的工作间。但其实如果考虑一下更方便的方式,应该是买一辆房车,然后将其改造成工作室。这样的话,第一,它可以满足我对于man cave的需求;第二,在自己不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家人使用的旅游工具;第三,如果以后不想要了,也可以转手卖掉,更容易出手,变成一项投资,而不是一项支出。
很成熟的想法,就是缺了点钱哈哈。
为什么我选择了Dall-E 3而不是Mid-Journey来进行AI图像创作
最近,我更倾向于使用OpenAI的Dall-E 3,因为它在中途比较快速和方便,成为了我的首选工具。我决定暂停中途并取消会员资格。我从各种来源(包括Gumroad)获得了一个特别有用的提示。
我一直在使用一个提示生成器来尝试不同的想法,并创建适用于Dall-E和中途的提示。然而,未来我计划专注于Dall-E,因为它已被证明在生成所需的人工智能图像方面更高效。
如果你对视频中展示的提示感兴趣,请在下方评论,我会与你分享。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于奥克兰
狗熊来信
你好,我是大狗熊,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导师、获奖双语播客主播、高效阅读践行者,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狗熊来信》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涵盖好书解析、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完全免费!
请订阅这个邮件,与 3200+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推荐 Goodies
📕 《高效阅读》:一本帮助你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的书,当当新书榜推荐。
📝 高效阅读在线课程:帮助你掌握一年阅读 100 本优质的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1200+ 用户好评。
🎓 Bear Academy:我制作的教程。除了上面的高效阅读课程之外,还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的入门课程(全英文)。
💌 Bear Academy Newsletter:我的英文Newsletter,分享海外设计、职场的经验、技巧与工具,免费订阅。
关于 About
💼 我的职业:Product Designer at Xero
🌃 我的副业:Design Mentor at Springboard and CareerFoundry / Founder at Bear Academy
🎤 我的爱好:Podcast host at Award-winning podcast BearTalk
联系 Contact
Beartalking.com - 我的博客,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https://twitter.com/bearbig](https://twitter.com/bearbig) -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bear@beartalking.com - 通过邮件联系
LinkedIn.com/in/bearliu -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