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来信40:忙碌的人生节奏中,你需要一个自己的节奏控制器
见信好!
这周我的工作状态非常忙碌,几乎到了个人正常状态的边缘。但依靠周末两天的认真休息,我现在情绪满满。所以这周最大的收获是:在兼顾各种忙碌节奏时,你必须有一个自我的节奏调节器。
展开来说,这周因为工作上项目的原因,有一个概念设计需要在两天内完成,并作为向CPO提交的材料中的一部分。它是作为公司之后的移动项目组的战略规划的一个环节,所以标准很高,压力也很大。时间短,面临冲刺,需要做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团队配合设计,非常耗脑力和精力。同时,我的另一个工作之外的个人项目,也因为节点将近,需要一些设计上的更新。两个事情碰到一起,就让焦虑感倍增。
我的应对方式是,在工作时的状态,同一时间只把状态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优先处理工作的事项,次要再处理个人项目。然后保持良好的沟通。当然这些是具体工作的细节,以后可以详聊。
在周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规划这周周末,时间应该怎么用。虽然项目上依然还有很多事情,如果能够加班,可以让后期的下一周压力小一些,但我决定这两天一定要用来进行自我调节和休息。
于是周六和周日,我主要时间和精力全部用于陪家人散心和自己的娱乐放松:看剧集、玩游戏、运动、散步、读书、整理个人的笔记等等。这些都是有助于恢复精力的事项。所以两天下来,现在精神满满,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周。哪怕下一周的状态依然是非常忙碌,但我的精力已经恢复。这是我自我的节奏,用它来恢复自我的能量。而这种恢复本身是长期和持续的,能够继续保持之后面对工作压力的状态。
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不要将自己逼到极限值,可以尽量接近,但当越靠近极限值,持续状态的时间越短越好,并且一定要留缓冲放松的时间。人就像弹簧,你可以每次都尽量把自己挤压到弹力的边缘,但一定要让它回松一下。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实际在操作时,好像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到位。
这算是我这一周的最大收获,也分享给你,希望能有些帮助或是启发。
今天我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佛教的沙画练习与自我放下
如何提升健身表现 - Huberman Lab
回忆云南恐怖袭击后的经历
感觉他们都不重视吃晚饭?
有没有方法可以将日记变成语音存档?
如何使用Dall-E生成一张UX设计海报(无需了解提示)
佛教的沙画练习与自我放下
藏传佛教里面,有一种沙画的修行。通常是僧侣们用沙子非常精细的一颗一颗拼凑成一幅绝美的曼陀罗画。过程可能会耗费数月甚至数年。当完成之后,将沙画冲到水中,不留任何痕迹,然后再重新开始。我觉得对于普通人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是一种放下执着,不纠结于具体的数据和成就的练习。
想起这个是因为我在Readwise里面有一项挺值得骄傲的成就:坚持每天阅读15条读书笔记,这一习惯已经连续进行了220多天。但因为种种原因,上周中断了以后未能补上,也就失去了这一记录,需要重新再来。刚开始那头几秒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是那种没有放下,还是有点执着于数据的状态。但过了一小段时间后我就反应过来了:我追求的不是具体这个过程中一直坚持的数字,而是能够更好地理解我阅读过的那些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如何提升健身表现 - Huberman Lab
这期Huberman Lab的播客对于已成年且希望通过运动来提升健康表现的朋友来说,非常具有价值。之前我分享过,首先他建议30岁以后的人每周至少进行200分钟以上的Zone 2心肺运动。这种心肺运动是指那些能用鼻子呼吸并可以保持对话,而不会上气不接下气的运动,比如快走或者爬楼梯等。他的建议是,这种活动不需要专门安排时间,只需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就行了。看似200分钟似乎很多,但这种时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如果从长期来看,你不希望年纪大了以后花时间在医院甚至ICU里面,那么每周200分钟,也就是每天半小时,就显得不多了。我的建议是每天花半小时步行,提前一点出门,少坐车,多走走路或者爬楼梯,甚至骑自行车都可以达到这种Zone 2的心肺运动的目标。目前我自己就是每天晚上出门走一圈。
第二个建议是,人在40岁以后肌肉体积会以每年1%的比例流失(会算复利的人可以算一下,你到60岁时肌肉会流失多少)。也就是说,相应的动作你在30岁、20岁的时候做可能完全没问题,过了40岁以后慢慢会变得感觉有吃力,甚至会越来越难。很多人现在可能做深蹲都会觉得有点吃力,不像20多岁的时候一点问题也没有。所以,这就意味着所有40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加强力量训练。好消息是,通过力量训练,是可以把肌肉的1%自然流失对冲掉的,如果训练得当的话当然也可以再增长肌肉。
第三条建议是针对一天久坐没有时间运动的人的。引入一个概念叫做“运动零食”,就像我们平时吃的零食一样。他将一些可以快速将心跳升到100下以上的运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每次不超过一分钟快速的运动一下,每天来个两三次就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特别在外出旅行或者是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健身的时候,类似的运动,比如说开合跳100下,或者是一次做俯卧撑做到撑不起来为止,或者是跑步20秒钟到自己的车那里,类似这些活动都非常好。一天来个两三次就行。
第四个建议是,在去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减少组数而增加单组的重量。平时的常规运动可能是六到八组或者是八到十组,每一次每个动作做三轮到四轮。而他的一个建议是,可以试着将运动重量调大,每一轮只能做三到五组。同时将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也略微调长。这样的话,可以增加力量训练的效果。这一点我还没有试过,之后可以去尝试一下。
回忆云南恐怖袭击后的经历
刚刚看推特上有一个关于维吾尔族的故事,忽然联想起我当年在云南火车站恐怖袭击之后的真实经历:事发当晚,我在家里都听得到救护车的警笛声。第二天,我冲到昆明金碧广场去献血,很让人惊讶的是,献血的人群已经挤满了整个广场,所有的献血站爆满,那时我真的觉得云南人太赞了。
我从广场走到另外一个区域,找到了一个还排着队的献血站。排我前面的一个小伙子,他在进行名字登记的时候填了一个维吾尔名字(纸质的表,我跟在后面填的),小伙子长得也很帅。 这场袭击是东突恐怖分子干的,和普通维吾尔族人,其实也没任何联系,但就像911之后,穆斯林都会受到影响一样,这也没办法。
当时我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贴,讲了我的经历。到了晚上,一个昆明媒体的大哥专门打电话来问我具体情况,我才知道原来这件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炸了。被故事党们编成了“维吾尔族小伙子献血,转头对群众鞠躬道歉,大声说对不起。”人家只是真的去献了个血,仅此而已。
图是我在2014年3月2日的日记(事发第二天)。
感觉他们都不重视吃晚饭?
我刚到新西兰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当老外邀请晚上参加活动时,感觉他们都不吃晚饭?现在我发现了,他们的标准流程是:4点到6–7点聚在某个地方先喝酒,然后随便吃点小点心或者是薯条之类的。如果后面还有活动,比如打保龄球或者其他,那会提供披萨、寿司之类方便的食物,然后这就算是晚饭了。如果晚上没有其他活动,大家就各回各家,回家后随便怎么吃。因此,我们亚洲人的“晚饭”概念和西方人确实不太一样。
有没有方法可以将日记变成语音存档?
目前我进行的语音写作效果其实很不错。但有一个小小的缺点,现在每天大概都有一千多字的日记,但没有一个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回顾。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将日记用声音的方式变成语音存档,然后我可以像收听播客一样的,点一下收听就可以了?这样在每周结束的时候,花十几分钟听一下,其实也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回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回顾我的工作笔记。每周在结束的时候收听一下,应该效果也很不错。之后调研一下,我倒是知道一些文字转语音的应用,但需要实际试一下,哪种方式可以最方便地来完成这一操作。
如何使用Dall-E生成一张UX设计海报(无需了解提示)
曾经想过一张图片如何捕捉到用户体验设计师职业的精髓吗?欢迎来到狗熊学院,这里你的好奇心将点燃创造力!今天,我将揭开一个在Twitter上很多人询问的过程:使用Dall-E为我的博客创建一张标志性图片。准备好开始一段视觉之旅吧,这是一个逐步教程,既有启发性又实用。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于奥克兰
狗熊来信
你好,我是大狗熊,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导师、获奖双语播客主播、高效阅读践行者,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狗熊来信》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涵盖好书解析、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完全免费!
请订阅这个邮件,与 3200+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推荐 Goodies
📕 《高效阅读》:一本帮助你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的书,当当新书榜推荐。
📝 高效阅读在线课程:帮助你掌握一年阅读 100 本优质的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1200+ 用户好评。
🎓 Bear Academy:我制作的教程。除了上面的高效阅读课程之外,还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的入门课程(全英文)。
💌 Bear Academy Newsletter:我的英文Newsletter,分享海外设计、职场的经验、技巧与工具,免费订阅。
关于 About
💼 我的职业:Product Designer at Xero
🌃 我的副业:Design Mentor at Springboard and CareerFoundry / Founder at Bear Academy
🎤 我的爱好:Podcast host at Award-winning podcast BearTalk
联系 Contact
Beartalking.com - 我的博客,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https://twitter.com/bearbig -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bear@beartalking.com - 通过邮件联系
LinkedIn.com/in/bearliu -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