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信好!
上周因为个人项目的关系,实在是太忙,没有更新邮件。而这周同样的忙碌却在周末时被两个消息所影响。一是中国前国家总理李克强,68岁,因为心脏病而意外去世。第二天,美国喜剧演员《老友记》里的扮演者马修·佩瑞也因为在家里意外溺水而去世,年仅54岁。
对我来说,后者的影响似乎更大一点。因为《老友记》是我在读大学、工作那几年里反复观看的一部美剧。现在回想,它也代表着我那个时候的一种生活状态,对未来充满向往,珍惜有意义的生活,种种挫折都可以通过和朋友间的一个拥抱来化解。
马修·佩瑞去世似乎也象征着那段美好时光正在和我挥手告别。但同时也是一种提醒,当下我们如此看重的日程表和事项都可能会因为一个意外而中断。可能是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心脏绞痛,或者是游泳时多呛了几口水,呼吸可能就截然而止。
我忽然觉得,有的时候自己在追求事物时,可能更在意完成的那种过程结束时的爽快感。我倒没有特意去追求一些具体的指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还挺快乐的。假如我做的事截然而止,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告别,似乎也没有什么。
但话说回来,各种意外去世的消息的确提醒我们,除了注意健康之外,也可以换个角度审视自己。当你每天集中精力觉得不完成就是世界末日的那些事情,因为一些意外而被迫停止,世界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并没有什么改变。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重新回顾这些事情的意义呢?
今天我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这些标志是不是越来越像了
向年轻人尽量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经验
抠门公司Sun
使用降噪耳机提升工作效率
我的周任务管理的新想法
这些标志是不是越来越像了?
Reddit上看到的这个帖子很有感触。目前很多App的图标都是黑白、高对比,逐渐都变得很相似,就像时尚界的品牌标记字一样,逐渐趋同。你看看这些标志是不是越来越像了。
时尚品牌慢慢抛弃衬线体,也是因为数字字时代大家都在屏幕上生活的关系吧。
向年轻人尽量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经验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或许是因为幸运或其他因素,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在自己所工作的那家民营公司成为了部门经理。因为工作的性质,我经常需要与另外一位同级的部门经理合作,我们一起出差、谈客户等。他大约四十岁左右,为人非常地道,性格也很好。虽然他没有刻意指导我,但我从他那里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现在回想,他在职业上的作用对我而言有点像一个导师。我特别欣赏的是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相比我那时的年轻、冲动、片面的方式,他的思维要全面得多。如今,我也到了那个年纪,开始体会到那种全面性和经验的积累其实是岁月沉淀下来的财富:现在我也四十多岁,因为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我也自然有了那种全面性。
另一方面,我也在想,我有接触和能接触到我的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看我的角度也可能如我当年看待那位部门经理。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尤其是与年轻人交往时,要尽量展示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因为总会有新的一代在观察、学习,并将这些经验传递下去。
现在我工作的公司里,有很多二十多岁的设计师。虽然我们处理的实际问题,使用的软件,都和十几年完成不同,但在工作的方法和一些软性问题的处理上,其实与我当年遇到的没什么两样。无论是我当年在国内一个二线城市的民营企业,还是现在在南半球的一家科技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这真的很有意思。
抠门公司Sun
写专栏搞调研,读到一个科技界老故事,把我笑死了:
当时乔布斯被苹果踢出来后再次创业,做Next计算机,铺张浪费,设定一个标志花了十万美元。
隔壁的Sun太阳公司,做与其对标的工作站,一切走乔布斯的反面:尽量简洁,工程师思维,能省的钱绝不浪费。
最大的开支就是花了三千美元找了设计师做了一个同样类似的标志。但后来设计师要求修改标志,要给标志弄成斜的。
Sun扣门的老板Andy Bechtolsheim,舍不得已经印出来的名片(标志是正的,没有斜度)。于是Andy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要求员工递名片时,必须以倾斜的角度递出。
笑死我了!
从设计角度来说,的确斜的标志更有张力,有一种跃跃欲试的不稳定感,象征着技术的更新,适合这个领域。
顺便一提,当年纳粹的标志,也是利用这种不稳定感,用来刺激人心,鼓动人。
使用降噪耳机提升工作效率
发现了一个能显著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当工作时,使用降噪耳机连接到一个辅助设备,如iPad或第二台手机,并让它低音量持续播放Lofi的音乐。这样我可以完全沉浸在我的工作中,不受周围微小的噪音干扰。
我是那种非常容易被细微声音干扰的人。即使家人在楼下而我在楼上工作室,那些微小的声音,比如咳嗽、脚步声或打扫的声音,都会打断我的注意力。之前我直接将耳机连接到工作设备,但我发现这也有时会干扰我。例如,音乐可能会被其他通知声音打断,或者在语音输入时,音乐也会自动停止。
但当我只让音乐在背景中播放时,效果很好。降噪耳机的使用尤为关键,它可以有效地过滤外部噪音,使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我的周任务管理的新想法
一个关于个人效率的想法:我现在使用Notion进行每周的个人任务管理,这有点类似一个个人的Sprint。每周我都会有一个专门的页面,来记录这一周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总结自己这一周的情况。
这周的语音输入效果极好,也让我开始想,是否可以将这个过程和ChatGPT的语音输入功能结合起来?我可以每周创建一个对话,专门用来记录这一周执行这些任务的情况。同时,我也可以在每周结束的时候,用ChatGPT进行智能总结并提出问题。
相比于我自己进行人工输入,这个方法或许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我相信它会更有效果,因为ChatGPT能以一种更系统化的方式帮我整理信息。
打算下周开始实践这个想法,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它真的像我想象的那样有效,那我就会将它纳入我的日常工作流程中。
目前来看,需要有一些可以对自然语音分析数据的方法。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过统计分析,所以可能需要查询一下,不过,这应该不是太大问题,因为这肯定已经是一个无数前人已经遇到过并解决过的问题了。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于奥克兰
狗熊来信
你好,我是大狗熊,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导师、获奖双语播客主播、高效阅读践行者,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狗熊来信》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涵盖好书解析、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完全免费!
请订阅这个邮件,与 3200+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推荐 Goodies
📕 《高效阅读》:一本帮助你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的书,当当新书榜推荐。
📝 高效阅读在线课程:帮助你掌握一年阅读 100 本优质的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1200+ 用户好评。
🎓 Bear Academy:我制作的教程。除了上面的高效阅读课程之外,还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的入门课程(全英文)。
💌 Bear Academy Newsletter:我的英文Newsletter,分享海外设计、职场的经验、技巧与工具,免费订阅。
关于 About
💼 我的职业:Product Designer at Xero
🌃 我的副业:Design Mentor at Springboard and CareerFoundry / Founder at Bear Academy
🎤 我的爱好:Podcast host at Award-winning podcast BearTalk
联系 Contact
Beartalking.com - 我的博客,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https://twitter.com/bearbig -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bear@beartalking.com - 通过邮件联系
LinkedIn.com/in/bearliu -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