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信好!
我有一个可能很反主流的观点:多任务并不一定是坏事。
很多效率提升的专家都在强调执行工作和处理工作学习的任务时,一定要保持专心,只能考虑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观点,在自己十几年的实践工作中,肯定得到了证实。但有一个细节——专心是指在同一时间只考虑一件事,而我们的大脑是需要不断分散注意力,来使其解除疲劳的。就像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的环境里,他在某一瞬间需要专注于一件事,但环境周围依然有很多事情在发生。比如捕猎的时候,全身心注意目标,但很有可能,周边也有其他的捕猎者在盯着你。所以我们的大脑是已经有这样的机制,会分心去观察周边的信号。
我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习惯于同时处理两三件项目。有的时候工作本身会有多项目,有的时候我个人的项目会参差其中。我的原则是,在处理工作时,一个时间段只盯一件事,全身心的进入这件事的状态,尽量不要分心。而之后可能半小时、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以后,我的大脑已经进入到需要休息和放松的状态。这个时候切换到另外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劳累,反而是一种休息。
在上周,有一天我白天开了很多会,处理了很多设计上的工作,到了晚上已经累得不行。但晚饭之后,开始构想自己的AI实践项目时,发现反而大脑又恢复了活力。
有些效率高手一天只列出两到三件重要的事项,多的不会增加。而他们的确会把这两到三件事项进行一些分类,不会聚焦在同一种类型。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这种方式可能是最有效利用自己时间的方式。
所以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单一时间只关注一件事,而同时可以有两三件事情进行切换。最好这两三件事情的性质和状态有一定区别,比如头脑风暴和具体的独立思考进行设计,可以是分离的两个项目的过程。这样的状态会更好,也会更加有效率。
今天我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和平,不应该是理所当然
关注不同观点的人
给其他设计师提供反馈的心得
苹果的Vision Pro VR眼镜应用于驾驶
Cave of bones 那拉迪人:重新定义人类
和平,不应该是理所当然
下午在Ponsonby的路边,一个年轻人在地上用粉笔画出记号,顺着街,每家店门前都画一个。我好奇问这他这些记号是什么?他告诉我这是和平的标志,从60、70年代时的反战运动时就开始了(嬉皮士的传统)。
这也算一种街头突击艺术:用自己的方式给城市留下一点点记号,做出一点点的改变。
和平,前几年觉得是理所当然,现在真心觉得弥足珍贵。
关注不同观点的人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别人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他/她和我想法差别那么大,为什么要关注他?但对我来说,恰恰是因为他/她和我想法差别那么大,我才需要关注他/她。
给其他设计师提供反馈的心得
我从上周的工作中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当我为其他设计师的工作提供反馈(Slack)时,经理和主设计师是在观察的。所以如果我提供具体的关于UI设计或微观的反馈,我要确保我也提到了宏观的东西。比如关于业务决策和其他的事情,即使只是像“我知道其他人已经提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只是去看看视觉部分。”这样的评论。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也思考过同样的事情。这种形式可以展示我作为一个设计师的思考过程。
苹果的Vision Pro VR眼镜应用于驾驶
我觉得苹果的Vision Pro头戴式VR眼镜。一个很实用的使用场景是在开车时佩戴,虽然也会带来很多用户体验甚至是安全的问题。
比如,当我在开车如果堵在路上一动不动时,Vision Pro可以帮忙语音朗读邮件、查看消息、进行简单的工作或是娱乐,前提是不能完全与外界环境切断。如果后续的软件和感应器等跟上了,也可以根据外部的环境和情况,对驾驶人员和乘客进行实时的信息反馈。比如导航、听音乐,甚至是驾车前往一个陌生的景点时,相当于是一个虚拟导游身临其境地给你进行介绍。
在车里的环境也相对安全,不容易被抢或产生其他的安全问题。而且最大的一个使用障碍:电源,也可以解决。在车里接上充电设备非常方便。如果有汽车厂商可以生产相应的兼容设备,使用场景也会大大提升。
对了,如果是初学开车的驾驶员,使用增强设备上路,相当于有一个随时陪在你身边的教练,开车也会变得更加有信心。
不过最大的前提,是这个设备不要它喵的比车还贵!
Cave of bones 那拉迪人:重新定义人类
当我首次观看这部纪录片时,完全没有预料到它会对我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它不仅挑战了我对“人”的传统认识,而且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们在这个宏大宇宙中的位置。 事件发生在南非。几年前,一支考古团队在那里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证据,证明存在一种新的人种——那拉迪人。他们生活在尼安德特人之前,大约是25万至30万年前。起初,这个发现对我来说并不算特别出奇,直到纪录片展现了那拉迪人的一个不同寻常的仪式。 这群原始的生物有一个令人震撼的习惯:当他们的族人去世后,他们会努力地穿过狭窄、黑暗的洞穴通道,把亡者带到黑暗洞穴的最深处。他们不仅埋葬了逝去的族人,而且还埋下了他们使用过的工具。 这一仪式表明,那些曾被认为是智人独有的特征,如制作工具、狩猎、思考、关于死亡和来生的思索,实际上在那拉迪人这个古老的种族中已经存在。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启示,它使我们重新思考了自己在生命树上的位置。 纪录片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了这一发现。摄影师勇敢地跟随考古学家穿过狭窄的洞穴,这旅程宛如回到母亲的子宫。当他们重新站在阳光下,那一刻,我深深地为这种与我们略有不同的生物感到共鸣。 这部纪录片只有一个小时,但它的影响却是长久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人,因为它挑战了我们对“人”和“人类”所持有的固有观念,并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于奥克兰
狗熊来信
你好,我是大狗熊,是一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导师、获奖双语播客主播、高效阅读践行者,现住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我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学习感悟,帮助大家一起成长。
《狗熊来信》是我每周通过邮件发出的关于科技、设计与效率的中文心得分享,涵盖好书解析、学习经验和职业感悟,完全免费!
请订阅这个邮件,与 3200+ 位朋友一起学习进步:)
推荐 Goodies
📕 《高效阅读》:一本帮助你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认知的书,当当新书榜推荐。
📝 高效阅读在线课程:帮助你掌握一年阅读 100 本优质的非虚构类书籍的方法。1200+ 用户好评。
🎓 Bear Academy:我制作的教程。除了上面的高效阅读课程之外,还包括用户体验设计的入门课程(全英文)。
💌 Bear Academy Newsletter:我的英文Newsletter,分享海外设计、职场的经验、技巧与工具,免费订阅。
关于 About
💼 我的职业:Product Designer at Xero
🌃 我的副业:Design Mentor at Springboard and CareerFoundry / Founder at Bear Academy
🎤 我的爱好:Podcast host at Award-winning podcast BearTalk
联系 Contact
Beartalking.com - 我的博客,包含了所有中英文文章
https://twitter.com/bearbig - 我目前主要活跃的社交平台
bear@beartalking.com - 通过邮件联系
LinkedIn.com/in/bearliu - 我的主要英文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