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来信09:失去时,你才发现它其实没什么价值
海外生活的不易
推上有个帖是海外华人们讲述自己初到异乡的经历。留言区很值得看,都是各种打杂搬砖,重新开始。
有个人的留言说自己刚到日本找到工作,一天刮台风且自己的自行车坏了,因为不敢(也不会)请假,就推着车走了两小时去上班,到了被告知刮台风不用上班了,又走了两小时回去,一路走一路哭。看着感觉好感慨。
想想自己真的很幸运。
现在想想,我花了很大精力突破了跨母语文化的沟通问题(注意不是语言,语言只是一小部分),可能是改变了后来生活的关键。
职场感悟:耐心影响你的影响力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基本上占用了我绝大部分的表达欲,所以在微信微博发的东西很少。刚刚看完的这本《乔纳森传》,里面有很多细节,值得回味。特别作为职场的人来说,可以学习到的东西很多。
乔纳森在加入苹果之前,是在一家设计咨询机构咨询机构。创意与多项目是咨询公司比较擅长的,但对于真正企业的生产制造和产品产生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作为外部团队来说,更多只能提供思路,并不具备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力。
哪怕是像乔纳森这样级别的设计师,在早期的设计生涯中,曾经去一家家居装饰卫浴设备公司进行提案,他做的设计被当时的经理和总经理全部否定了。更糟糕的是,当时的经理们,因为参加一个公益活动,鼻子上都戴着一个小丑的红鼻子。想象一下,一个设计师用尽浑身解数,做出一个方案,在提交的时候被一群戴着小丑鼻子的人轻易就否决,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原来有过很多被傻逼客户折磨的经历,所以深有感触。
后来乔纳森意识到,真想要对于一个产品和公司造成设计方面的深远影响,必须从内部开始,所以他加入了苹果。
但乔纳森加入苹果几个月之后,就有了辞职的想法:那是的苹果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乔布斯还没有回归,在任的CEO光顾着捞钱,公司一切都比较混乱。但乔纳森做出的最重要的职业决策之一,就是保持耐心,没有轻易跳槽。他在苹果继续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并更多了解公司的运营以及对于设计进行思考。直到后来机会来了,乔布斯回归了苹果,两个同样具有阅读障碍的人相遇了。
他的故事给我们在职场打工的人的启发就是:虽然很多人现在在提倡“U盘型人才”,即插即用,但那更多是针对于一些服务型工作或者是明确流程的支持型工作。真正想要对一家企业进行深入影响,想要奠定自己的行业地位,也许还得要耐心地在企业内部寻求发展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所处的企业处于潜力行业或是某个行业的龙头地位,值得你的耐心。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圆桌派最新一集关于量子力学的节目,强烈推荐!郝景芳第二次来圆桌派,简直是严肃科学与普通观众之间的桥梁,很赞。中科院专家曹老师属于类似尹烨那种专业学科大牛,反对各种将量子力学庸俗化的表达,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对!”😂
作为物理系留级生,我听得很过瘾。
写中文的内容似乎越来越难
很悲哀的一点:中文互联网因为微信长年的一统江湖,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了。几亿用户被各个封闭且隔绝的平台圈养起来,小红书、微信、淘宝、抖音……每个平台都在抢流量,直播,带货。开放式的网站没了,博客没了,论坛没了。看似很多人在说话,但其实没人能说点什么。
I'm writing post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 write posts in English for practice, and it's getting easier to say what I want to say. Chinese is my native language - writing is not a problem, but posting. Posting what I want to say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is getting harder and harder.
注:微博因为发了个小熊饼的图,喜提禁言30天。谢谢新浪帮我控制刷手机的时间。
播客节目:在网上看到两个海外华人大V吵架,借此事讲讲海外华人的初移民心态。
摘录
美国人冲动,具备战术思维,他们为现在想要的东西而战。大多数中国人具备战略思维,他们为未来想要的东西未雨绸缪。 -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感谢你的阅读!请转发这封邮件给你的朋友,推荐他们订阅‘狗熊来信’。我们下周再见:)
Bear